丫丫说这周她要回家照顾母亲,问我周末有没有报活动,因过两天就要出发去香港,打心里就没想这周再去徒步,就回复道“养精蓄锐,全力战麦理浩径”。
我们又聊了一会股市,都是不懂的人,却都跟风买了一些,跌跌不休的股市让我们都亏了不少,最近股市疯涨,涨势有点吓人,但依然还没有回本。我们都觉得自己没有那个偏财运,也没那个能力,等一回本就收手,不再碰,就看着别人去发财吧!看到群里有人贷款去买股票,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想做一个不贪心的人真的很难!
她又跟我讲了对公司前景的担忧,她所在的公司是个咨询类的,老板是90后的年轻人,很长时间公司都没有项目了,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,感觉也是要分分钟倒闭的样子。我劝她还有工资拿着,而且还有兼职做着,不必太焦虑,大不了就直接退休。她说退不了,还是要继续干呢。我建议她可以提前做着准备或者多找点兼职,别像我,预想中的补偿没拿到,工作更是难找。她说只能这样了,当她真的在联系客户时又发来信息:“有种罪孽深重的感觉”。我劝她:形势所逼,又有什么办法呢,或许老板也在另谋出路呢,未雨绸缪总是好的,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吧!
不去徒步的周六,我想彻底放松自己,把失业的事情扔一边,把日程表扔一边,一切随心所欲。何必在完全自由的时候把自己搞的紧张兮兮,万一又找到工作去上班,身不由己的时候是不是会后悔这段时间对自己的严苛。一旦心里放松,整个人就摊下来了,不想出门就在家里葛优躺吧,不看招聘信息,只看最近又迷上的一部小说《我不是废柴》,整整一天,都在看。
这是一部已被改编成电视剧描写目前职场现状的小说,那伟从拿着高薪的忠诚公司高管,一家老小的顶梁柱,到突然被换了领导的公司扫地出门成为一名年过40的失业者,这又是多少人的现状啊,如此真实的残酷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不幸。那伟的妻子沈琳,刚生完二胎的全职太太,朋友圈里虽然经常晒着自己高品质的幸福,实际却是投了上千份简历也没有得到一个工作机会,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奈。好不容易从原来下属手下谋到一份工资低下的工作,又很快再次失业,双双失业的夫妻俩该如何撑起这个家?
这让我突然想到,离职前跟一个男同事的闲聊。他也在本次被裁的名单里,我装作很想的开很洒脱的样子跟他说:有什么大不了,就趁机先玩一圈再做打算吧,把自己想去一直没时间去的地方去一遍。他叹着气:家里孩子还小,老婆为了照顾孩子一直没上班,他没了工作,没有收入来源,家里生活马上就成问题。我心里一凛,无以对。多么现实的问题,不是仅靠洒脱的心态就可以解决的。我的态度又有几分真实,一旦没了工作,每月的房租房贷还不是照样是个很大的压力?我暗自为自己的虚伪汗颜,或许只想让自己用这种态度来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吧!
那伟的弟弟那隽,也是it界的高薪精英,只是一直连轴转,连带薪上厕所都被公司装上电子检测屏来监控。每天在高压下工作,不敢休息不敢生病,闲玩在他的眼里就是罪恶。甚至不敢在领导面前露出丝毫的疲惫,唯恐被更年轻的后辈替代了自己。这种内卷又是多少公司的现状,大家拿自己的健康维持着工作,按时下班都会深感罪恶。我庆幸自己没有陷入那样的内卷境地,宁愿失业也不想付出健康的代价,这算是为失业找到最好的自我安慰么?
沈琳的弟弟沈磊,从小品学兼优的好孩子,名牌大学及研究生,而且考入了北京的公务员,却因为工资低而妻子与之离婚,受不了打击的他一反循规蹈矩的常态,骂了顶头上司,离家出走,直至在终南山隐居。曾经我也多次的想过,自己有一天也找个山头去过隐居的生活,或许只会读书的“好孩子”都不善于或不屑于陷入人间之俗气,都有一个遁世的梦想吧。只是习惯性的循规蹈矩,需要一个突破点,或是一个突破心里底线的刺激,更需要不再做“好孩子”的勇气。
那隽的女朋友李晓悦,是心态最好的一个,没有虚荣心,不追求物质,没有工作和生活的焦虑,失业了也可以洒脱的面对,只是简单的活在当下,在别人眼里有些“没心没肺”,跟表面上的我最像,只是,我是强迫自己有着洒脱的态度,内心里还是不受控制的有些焦虑的。“活在当下”真的是一个很理想的生活状态,是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,所以才格外珍贵吧!不管工资高低,或是失业与否,她都洒脱的追求着自己对汉服和旅行的热爱,一如我失业后还四处徒步爬山一样,只是我没有做到如她般真的只是享受当下,偶尔冒出来的焦虑还是经常在困扰我。但愿有一天,我能彻底放下,真正做到内心的坦然。
接近尾声时,我有点舍不得看下去或者说不忍心看下去。我不知道如此反映现实的小说会不会有个皆大欢喜的大结局,那似乎是大部分小说或是剧集的惯例,却会让真实性大打折扣。可是如果失业者的创业失败也会让人更痛心,隐居的人回归社会也会让人